用故事妝點你的思維,改變人生
今天參與了場面試,但其實我並不喜歡,作為管理階層,時常需要面試為團隊補齊缺口,老實說,一開始的時候我確實覺得滿新鮮的,總算輪到我挑選別人,看著別人做足了準備來與我介紹自己,多麽令人興奮!
但興奮感很快就被現實沖淡,面試這件事其實像是一場爾虞我詐。
每一次的面試,我都會仔細的看過履歷,並把我有疑問的部分用鉛筆做記號,或是寫下我的疑問,覺得要認真的對待每一個求職者,我也告訴自己就像聊天,用我喜歡的方式去對待坐在我面前的人,但後來才發現,其實面試這件事跟我想的不一樣。
來面試的人五花八門,有時候跟履歷相差甚遠,甚至還看過拿剛畢業的照片,但實質已經畢業十幾年了,這算不算一種詐騙?
也不曉得是不是因為時代的變遷,到了現在,其實上門面試的人不見得是真的想要這份工作,他可能也在到處看看,像在挑選世界上唯一的靈魂伴侶。於是在面試的時候,你可以感受到他的漫不經心,或是答題時的各種傲慢,似乎,我這個面試官入不了他的眼。
「是你們叫我來面試的。」求職者輕描淡寫的說。
問到為何想來我們公司,得到了這個答案,我當下在心裡已經把他刷掉好幾百次,同時表面又要裝作沒事般的平靜,但我不是很確定當時眼裡藏著的驚訝是否有被發現,但依他這樣目中無人的情況,應該是懶得看我一眼。
在求職者這裡不被當一回事,在公司眼裡我也不是表現優異的面試官。
「她說你太老實了。」從主管那裡輾轉得知人資對我面試的評價,我聽到後沒做任何表示,讓主管再說下去。
「我們面試是要讓求職者想要進來公司,不需要把現實講的這麼明白,你是業務,你懂該怎麼包裝,面對求職者也該是這樣。」主管說。
我像個沒有靈魂的面試者回答:「是、好、我知道了。」,也維持很好的表面平靜,然後掛掉電話之後,對著安靜的電話說,
你不知道我是誠實的業務嗎?
但原來公司是知道的,因為在那年的年底考核,主管又跟我說,如果我可以不要這麼誠實就好,這樣業績會更好,他希望我能夠為業績再改變一點。
雖說一直被說不要太老實,但我也是沒有要改進的意思,就只有這一點,我不想退讓,一點都不想。
於是後來,公司把面試的工作派給了我的上層主管,連問也都懶得問我。因為那段時間的求才過程非常的不順利,像是約面試的回覆率異常的低、還有錄取了卻不來報到,公司把這一切的行為都歸咎於我的「太誠實」。
但這件事情一直到了今天有點轉圜的餘地,因為我的主管換人了,感受得到他希望我從他那裡有得到尊重,於是他也讓我參與了我部門的面試。
這次的求職者者非常的有熱情,我聽他講述為何想進公司說得天花亂墜的,像找到了真愛那般,如果不能錄取,今天便會是他失戀的日子。
我坐在他面前,卻像是看到當初面試進公司的自己。
我曾經也是這樣的有憧憬、充滿熱情與希望,我知道那是看見希望的眼神,其實每次的面試,我都像在進行一場自我對話,我面對的,都是我自己。
每次面試我都會詢問他的覺得這份工作會是如何,以及他們希望這份工作能夠帶給他們什麼,對我來說,工作不僅僅是一份能夠汲於我生活的事情,而是讓我延續生命的精神糧食,我們這一輩子花在工作的時間這麼多,怎麼能夠不好好的思考它之餘我們人生的意義呢?
我聽著求職者說,因為這工作跟他的興趣很像、或是他覺得他的專長得以貢獻、還有認爲他的個性很適合,即便他一點經驗都沒有,但這些說法都僅此於討論到薪水之前。
「你的期望薪資是?」覺得求職者不錯能夠進到下一步時,我都會問這個實際的問題。
「3萬5。」可憐台灣的低薪環境,說出這樣的數字竟覺得是高攀了。
通常我們在面試的時候都會習慣報高,讓對方去調整,但他沒想到我說出的數字竟讓他感到更不可思議。
「因為我們是業務,你說的薪水有機會,但你要努力,薪水要靠自己。」
然後我很詳細地把薪水與獎金制度說得明白,讓他知道他如果想要得到3萬5,該怎麼做,然後你可以感受到他心底的一絲動搖,這就是公司說我的太誠實。
對我來說,我更希望找到的是一個明白真相的同事,而不是一個感覺像被騙進來然後做不過是用就離職的人,但這一點我和公司是相岐的。
面試結束後,我總是會反覆的思考求職者的內容,然後問問自己:「現在這還是我想要的嗎?」、「現在的我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會怎麼回答呢?」,老實說,每次在面試的時候,我心裡都會燃起名為「我想再試試」的小火苗,但它終究是抵擋不了現實的大風,很快就滅了。
後來面試對我來說,就是一次次檢視自己心意的過程,或許我真的很不適合面試這份工作吧!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留言 *
顯示名稱 *
電子郵件地址 *
個人網站網址
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、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,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