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世洛景點和住宿分享|拜訪泰國最美佛像-成功佛,結束後搭7小時火車回清邁

當初是因為要從素可泰回清邁才會到彭世洛,本來沒有預計要停留的,可是後來想著「都已經到彭世洛了,為何不去走走呢?」,於是我們就短暫的停了幾天,但還是要先說,其實我覺得彭世洛並不是一個適合觀光的地方,作為一個旅人,覺得當地的觀光性非常的薄弱(間單來說就是有些無聊啦)。

但它依然有特別之處,不曉得你有沒有聽過曼谷的成功佛?其實他是從彭世洛請過去的,就跟清萊的玉佛一樣,所以既然都來了,就去見見祂吧!說不定這也是某種緣份。

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彭世洛的分享吧!

沈浸式Podcast|我和你的故事

嘉瑜在一連串的哲學之夜後,

她帶著新的思維以及從《被討厭的勇氣》獲得的勇氣,

決定去改變她能夠改變的事情。

嘉瑜的故事暫時結束了,可是你的呢?

在與哲學家對話後的你,也有得到你要的答案嗎?

這集跟大家聊聊嘉瑜之外的故事,

因為,我和你的故事都還沒結束⋯⋯

泰國|彭世洛3間網美咖啡廳分享,不知道要幹嘛就泡在咖啡廳裡吧!

其實這一篇純粹只是因為我當時在泰國已經很久了,對於很多寺廟的景點已經不太感興趣,又在這個不怎麼富有觀光性的彭世洛,所以我決定把景點都改成咖啡廳,讓自己把旅行的心沈靜下來,也順便滿足我收集各家咖啡廳的興趣。

當時在彭世洛停留2個晚上(其實有點多),總共跑了3家咖啡廳,可能不是每家都非常的喜歡,但就是想寫一篇純粹的紀錄。

寫咖啡文很快樂啊~

那我們就廢話不多說,一起泡在咖啡廳裡吧!

沈浸式Podcast|我就是你

翻開最後結尾的嘉瑜已不再是匱乏的,她接受了阿德勒的思想,

並感受它為生活所帶來的美好,或許要徹底地執行並不是這麼容易,

可至少,她開始了。

她帶著新的思緒,展開了和哲學家最後的對話,

而在這一次,

嘉瑜發現了她和哲學家之間的奇妙關係⋯⋯

沈浸式Podcast|深夜的細微喝采聲

書快看到尾聲的嘉瑜不再像之前那樣的憤怒與混亂,

她在阿德勒心理學裡看見了一絲希望,彷彿阿德勒是她一直在尋找的解答。

帶著有些興奮的情緒,她打開抽屜、拿起了日記本,

開始寫下自己的理解和所有因為阿德勒而得到的答案。

夜深人靜的時間裡,嘉瑜的房間傳來了筆尖在紙上來回而發出的摩擦聲,

明明是那麼的細微,但在那個夜晚裡,卻像是在喝采。

嘉瑜得到的答案,也會是你一直在找尋的嗎⋯⋯?

沈浸式Podcast|歸屬感需要自己創造

和咖啡師的對話結束後,嘉瑜讓自己沈澱了一陣子,

不斷的思考著「課題分離」,可是她還是覺得有些地方想不通。

難道「課題分離」是要完全的和別人分開嗎?

變成你是你、我是我的生活模式,這樣不就本末倒置了嗎?

雖然能夠接受「能改變的只有自己」以及「符合別人的期待就是在過別人的人生」,

但這難道是說要完全的不理會旁人嗎?

又或著是要對於身旁的人冷眼旁觀嗎?

這次不同以往,嘉瑜帶著一顆想要深入探索的心,

再次走進了哲學家的樹屋,

這次,嘉瑜會得到什麼新的人生觀點呢?

沈浸式Podcast|喝一口名為人生的咖啡

關於「被討厭的勇氣」,雖然嘉瑜能夠理解,

但總覺得有什麼不能夠接受、可又無法確實地說出原因。

今天的她趁著假日來到一間復古咖啡廳裡,

聽說這裡的咖啡師煮出來的咖啡特別好喝,

網路都流傳,

是因為那位最資深的咖啡師把自己的故事也沖煮了進去,

才能有讓咖啡的滋味有鮮明的層次。

甚至有人評價,

在那裡喝的不是咖啡,而是人生。

嘉瑜不確定今天自己是否能遇到那位資深咖啡師,

喝一口名為人生的咖啡,

讓自己的人生,也能有另一個層次的風味⋯⋯⋯⋯

沈浸式Podcast|割捨別人的課題

下班後的嘉瑜,

一直在思考著裘文說的:「承認錯誤不代表是『承認失敗』」,

她終於稍微冷靜下來了。

一直以來,在面對自己難題的時候,她總是害怕去承認,

現在她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害怕「失敗」、

害怕自己一直以來的努力都會付之一炬,

於是不斷地逃避、否認,

結果到了最後,

她其實已經完全了否定自己,失去了面對的勇氣。

「再給這個見解一次機會」

這句話不斷地在嘉瑜的腦中響起,

在下班尖峰時段的捷運上,

嘉瑜找了個座位,她戴上耳機,打開書,

再次和哲學家開啟未完的對話⋯⋯⋯⋯